
是的,现实中就有这样一部分人群,每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地被“冻住”,直至生命结束,而他们所患的正是“渐冻人症”。
"渐冻人症"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列的五大绝症之一,“渐冻人”只能目睹自己身体逐渐死亡却无能为力,因此,被认为是“比癌症还要残忍的绝症”。
快速了解“渐冻人症”
“渐冻人症”医学上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又称卢 · 格里克症(Lou Gehrig's disease),卢 · 格里克是美国历史上传奇的棒球运动员,患有渐冻症,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同时,为了唤起世人们对这一严重疾病的重视,定于每年的6月21日为全球渐冻人日。

渐冻症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临床常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是由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所致,初期症状包括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行动僵硬,随后肌肉也会因缺乏运动而萎缩。疾病晚期的患者会完全失去行动能力,就像被慢慢冻住一样,最后通常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美国报告渐冻症的发病率(每年新发病例)为2/10万~4/10万,患病率为4/10万~6/10万,ALS有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散发性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5∶1~2∶1,中年后起病,多数患者为50 - 7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40岁以下发病也有报告,20 - 30岁以上发病率约占5%。

“渐冻人症” 发病有三种情况
- 从上肢发病
- 从腿部发病
- 从说话不利索开始发病
从发病的年龄来看,虽然渐冻人症在任何年龄人群中均可发病,但在40 - 60岁以上人群中较常见,发病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曾有研究显示,65岁前,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渐冻症,但在70岁后,男女发病风险无明显差异。
“渐冻人症”的病因
迄今为止,医学界也一直无法彻底揭开致病原因,更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阻断疾病的发展,有可能致病的相关因素有以下3种可能:
遗传因素。
据统计,渐冻症患者部分是有家族史的,此类病人占全部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约5 - 10%。当然,还有部分的散发性渐冻症病人无法解释。
毒性物质。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铅、锰等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不仅可导致患者出现重金属中毒,还可导致患者的运动神经元的死亡,进而导致渐冻症的发生,需及时进行治疗处理。
自身免疫因素。
在部分渐冻症患者中,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过分激活,导致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受到自身免疫细胞的攻击,从而导致渐冻症的发生。
干细胞对渐冻症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因其强大的再生、替代、修复和分化能力,被寄予无限希望。
干细胞可以变成机体所需的细胞,替代受损的运动神经元细胞,防止剩余运动神经元的变性凋亡,并具有原来运动神经元细胞的功能特性,恢复神经功能,增加肌肉力量,降低肌张力,改善语言和吞咽能力。

数据统计,在我国科研人员发布的4项渐冻症研究中,共有211名渐冻症受试者参与了干细胞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受试者主要从3大方面改变渐冻症的发展:
1.肌肉方面:肌张力下降、肌束震颤降低、肌肉力量增加
2.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增强、吞咽能力好转、呼吸改善
3.神经功能:神经损伤减弱
干细胞对“ 渐 冻 症 ”的意义
干细胞对于渐冻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未来,随着干细胞技术不断的研发与应用,我们相信,干细胞一定会帮助更多的渐冻症患者“解冻”,并给更多患者家属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