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相偈·六祖惠能大师
神秀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以前不是很懂得神秀与慧能的区别,直到看《天道》里,五台山论道中丁元英的这句话: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无证者虽不落恶果却住因住果往念住心,如是生灭,不得涅槃。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宋·慈受怀深 《退步》
这首偈颂出自宋朝的慈受怀深禅师,他以其深刻的禅理和儒雅的诗词,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首偈颂,体现了禅宗的自在无拘和自然洒脱。
插秧诗·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诗·契此和尚
一进一退,让人在灵性中得到提升,懂得以退为进的人生处世哲学。学佛是为了成佛,为了更好地做人,更好地服务大众。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清松。
——赠衡岳僧·怀素
不去关注那些闲事,便无闲事缠身;不议他人是非,就不会卷入是非之中。
无论发生什么,请先善待自己。悲伤的事,先放一放。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春有百花秋有月》
附:慧开禅师,宋朝人。有一次南泉禅师和赵洲禅师讨论禅理,慧开禅师听后觉得深受启发,就写下了这首诗。赵州问南泉:“什么是道?”南泉回答:“平常心是道”。赵州说:“可还有什么方向吗?”南泉说:“只要一拟定方向,就背离这个道了。”赵州说:“如果不预知方向,又怎么知道这就是道呢?”南泉说:“道不属于知,也不属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如果真的到达不预知的道,才会像太虚一样,廓然洞豁。这道又怎能预先拟定,强加以它是或非呢?”赵州听完这番话后,当下顿悟。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题僧院·灵一
“题僧院”应该是吟诗作赋于僧院,这首诗前两句栩栩如生画面感很强,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唐 张乔《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
还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唐 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
读诗是体会其中的意境,诗人畅想寄托情怀莫过认真,果真“行欲尽,住于白云深处”就成执空落空了。我们听其言习惯究其义,就是烦恼。话里面的义是人意造出来的,若自己无意,别人的义也不会障碍到你,反而是惟妙惟肖的景致。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唐朝诗人灵澈《简寂观》
生活既不可笑,也不悲凉,生活所留出来所有的空白,都是一种对命运的提醒,去参与,去感觉,去分享,把自己的信心活成一种客观的现实,它不算是一种特别的要求,它应该是人生的一种吉祥性格。
辞君莫怪归山早,为忆松萝对月宫。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唐.大颠《欲归山留别潮州愈偈》
梦里虚无写悲欢,沉浮自如渺如烟。放眼法界在无为,心空方信十方宽。生命的意义并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正在探索,把生命中所有能集合的素材,活成一场吉祥人生。
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行人莫讶频回音,家在凝岚一点中。
——唐 · 贯休《马上作》
唐末五代,贯休之世,天下大乱。但是,贯休大师,他没有走般若学僧那条路……就是我们说的——只要乱世,般若学就会兴起!为什么?因为要用“如梦观”来欺骗自己。贯休大师跟道安大师一样,他们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们对国家的前途从来不丧失信心。他们希望——有忠臣、明君来解山河倒悬。所以说——在贯休大师的诗词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背后有一个“勇”字!他的诗,或者说——他在佛教艺术的境界上,已经达到了第三个境界——不为自己,为见众生。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唐末,入蜀后称为禅月大师,善诗书画,画承阎立本风格,后自成一家。其风格奇古,造型夸张,富于趣味。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 唐代·贯休《春送僧》
【简析】
贯休终生为诗,以诗著名,其送赠诗写得很好,其中尤以送同道僧友之诗为佳。这首七绝诗,把潇潇春雨中赠别友人之景、之情描摹得非常生动,景为主体,情寓其中,文笔生动流畅,委婉含蓄,感染力很强。
蜀魄: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子规(杜鹃鸟)。后人因以蜀魄、望帝等作为杜鹃鸟的别称。唐杜荀鹤《闻子规诗》有句“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关关:拟声词,拟鸟啼声。此处则拟杜鹃鸟的啼声。冲雨:冒雨。浔:水边之地,江浔即江边。
松柏心:指坚定不移修持佛道的志愿。松树与柏树,枝叶繁茂,经冬不雕。人们诗文中常以松柏作为志操坚贞的象征。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唐】延寿《孤猿叫落中岩月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居寓意》唐·德诚禅师
这首诗,是以钓鱼来比喻参悟禅法,能看到对人生欲望的修炼。垂丝千尺,可见求之深,万波随动,可见动之广,而只有破除一切执见,随缘任运,才能悟得“光明圆澈”的自性本心,即“满船空载月明归”的境界。
生欲求,就如同钓鱼,每个人都想钓到一条大鱼,内心的欲念,如同水波,一波才动,万波相随。
德诚,唐朝诗僧,以船渡人称船子和尚。蜀东武信人,生活在唐代中后期,其人生平不详,卒于公元860年。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一)》唐·贯休
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气十分晴朗。
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唐●杜荀鹤《赠质上人》
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赠送给质上人的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质上人无所牵挂以及将一切置身于世外的无所欲求的生活状态。全诗字面上意义浅近而诗人感慨颇深。
上人,本指佛教中讲的上德之人,后来成了对僧人的尊称。这首诗写的质上人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
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洁暇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唐·拾得《无去无来》
这是高僧拾得对于生命的彻悟所作的一首诗。他理解了真如法性,正是无始无终无去无来,超越一切的时间空间的存在,生命的表象有生老病死的轮回变化,但是法的自性却始终不变,本心湛然。
佛法的修学,不是四处寻觅,更不在四处打听,它是改善和塑造内心光明的修养,成为人生由内到外的一种智慧方式,活在这世间百态中,是桃李春风,不是针尖麦芒。
生活里没有绝对的得和失,每一回的因和果都是一种互动,舍和得更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妙用。人生怎么活?从少年到白头,走过那些所有化成记忆的日子,化解这心头的吝啬、尖锐、窒息,经过人生所有的矛盾,把人生活成一场简简单单的感谢、自如、平静。
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沩山牯牛》百丈怀海
这是一首内蕴深刻、情趣斐然的禅理诗。
百丈怀海禅师是“天下第一马”,是马祖道一禅师的高足,由于“野鸭子”之事而悟明大事,以“昨日哭,今日笑”自证心得。而沩山禅师则为怀海禅师之爱徒,受“深拨得火”之启发而幡然有醒,因曾言“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博得禅林中“沩山牛”之雅号。师徒之间如许的佳言趣事,为后人提唱不绝,谱写了禅史中的无尽风流。
本诗是师尊怀海禅师对徒儿所修证得的禅境的一首褒赞诗,肯定了沩山自由无碍、闲适自得的禅境。这头水牯牛已无须人管,且偏寻那山清水秀的所在去横眠高卧。其实水牯牛就是禅境的象征,是沩山自在、无心的精神境界的体征。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是怀海大师的另一首风流倜傥的小诗,其诗意之美与禅境之高,着实令人倾羡不已,留待读者细加斟酌。
怀海(720-814)禅师:福建长乐人。出家后师事禅宗英雄马祖道一,为马祖道一席下最着名的入室弟子;后住江西新吴百丈山(又称大雄山),人称“百丈禅师”。门徒奔凑,法席隆盛,其弟子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古灵神赞等为禅宗着名骁将。创制《百丈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并以身作则,久为宗林传唱
答僧偈·大梅法常
一池荷叶衣无尽,满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去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唐】大梅法常《答僧偈》
隐修者避世若此。而禅僧避的,正是世上之浊。唐人刘长卿亦曾有诗《送上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情怀心境类此。
法常和尚得马祖道一心印,即心即佛,惟止一心。
自唐代始,有了禅宗丛林,学禅悟道者日多,而禅门家风日成,中国书画之由来,自此与之表里。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唐·鸟窠禅师《来时无迹去无踪》
浅析:生命的看家本事,不是积淀伤痛有多么刻骨铭心,而是规范自己的用心,善待,宽恕,原谅和成就。往事总随风,不由谁纠缠,百年一场梦,相逢是梦中。
白居易与鸟窠禅师结识之后,经常问禅于他。有一次,白居易以偈语请教鸟窠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鸟窠禅师以偈语答曰:"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白居易听了鸟窠禅师的开示,愈加佩服,从佛法中领悟到自己安身立命之道,终成一位意境高深、修为脱俗的大居士,还在西湖旁边建起一个竹阁楼,以便与鸟窠禅师"朝夕之参益"。晚年的白居易更是素养其心,将自己的住处改为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后来,人们把竹阁楼改造为广化寺,将白居易的画像挂在寺内。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bò)希运禅师
譬喻此心无住,远离染污。证悟了心性本来面目的禅者没有自住涅盘享乐,因为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仍在生死苦海中轮回。
人的心,如大海一般无边无际,事实上心还不止像大海,心像国王,可以发布命令;心念一动,眼睛就去看,耳朵就去听,手就去做事,脚就去走路,所以说心如国王能行令。
心又像电光,心念一动,东西南北任翱游;想建大楼,念头一转,心头的大楼即刻就建好了,心念之快真如石火电光。
心又像画师,《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心如艺术家,可以在心中呈现出美好或丑陋的种种变化。
心又像虚空,可以包罗万象。平常我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不是说宰相肚子里真能撑着一条船航行,而是形容宰相的心量大得能容纳一切!
所以「心」是无量无边,是变化万端,是容纳万有。我们该如何对待这颗心呢?「广植净莲养身心」,有这么了不起的一颗心,我们就要好好地爱他。珍馐美味的营养食物入口吃了,可以滋养我们的身体,戒定慧则可以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要好好地在心田里广植净莲。
黄檗(音bò)希运禅师(?-855):福建福清人,身长七尺,相貌庄严,额间隆起如珠;声音朗润,意志坚韧,聪慧利达,精通内学,广修多闻,时人称之为黄檗希运。
幼年在本州黄檗山出家。百丈法嗣亦参证于南泉,后于洪州黄檗山大弘禅法,有《传心法要》《宛陵录》等传世,堪为一代宗门大匠。
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
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
——唐·龙牙禅师《学道先须且学贫》
我们修行,要忧道不忧贫,先学习安贫乐道,因为富贵学道难。没有道行的人,金钱是迷障,徒然扰乱自己。真正的学道人,先学贫穷,金钱少,挂碍就少;金钱多,挂碍必多。
我们通常说“安贫乐道”,为什么要安贫,那是因为有道。因此“安贫乐道”就是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生命的升华。这就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唐.龙牙居遁禅师《学道》
贪是学道的根本障碍,而无心是学道的秘诀。何谓无心?离妄念之真心,远离凡圣、粗妙、善恶、美丑、大小等之分别情识,处于不执著、不滞碍之自由境界。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精舍遇雨·可止
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把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悟禅诗·龙山禅师
这是潭州龙山禅师的诗偈,描写悟道有得、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首诗充分表现了龙山禅师对于世间名利置之度外,而过着一种超然绝尘的
生活。一般人对人生抱有两种态度:一种是“ 纵欲的人生 ”,汲汲追求世间的享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致纵情任性而无法自拔;另外一种是“ 禁欲的人生 ” 视欲望如毒蛇,以名养为畏途。佛教认为这两种态度都过于偏激,有失中道。
过分地纵欲,一味追逐享受,容易迷失本性。纵欲的快乐是不实在的,跟随而来的是身心的交瘁、人格的堕落,所以说 “ 乐极 ” 必“ 生悲 ”,“ 纵欲的人生 ”是不究竟的 。
“ 纵欲的人生 ”虽然不好,“ 禁欲的人生 ” 也太过狭隘,因为完全禁欲使人形同槁木死灰,毫无生气。好比种花莳草,水分过多,必定腐烂而死,而缺少水分,也会枯干而死。如果恰到好处,花草得到清水的滋润,就能长得茂盛美丽。所以佛教理想中的生活,既不推行禁欲的人生,也不提倡纵欲的人生,而主张过着中道的生活。
当我们修行至一定境界时,虽然住在欲尘中,也不会被染着的。
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
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
——唐·寒山禅师《向前溪照碧流》
佛教中说,佛陀出生就能行走,每走一步,脚下便涌现出朵朵金莲。莲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佛祖慈悲怀,莲花朵朵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圣洁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洁的莲花,因此,每个人也都有品性洁净的内心。把握这份洁净的内心,就有机会取得幸福的关照,从而永远脱离世间的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
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
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
休惆怅,万里无云天一样。
——不是众生不是相·大川禅师
人间这四季,被春夏秋冬轻描淡写的展现,或风雨骤黯,或秋色浅浅,岁月是一幅画,那么生命不过就是岁月的一些色彩,就这么在年轮中镌刻,当然更多的是消磨,这一切都是动态的延续,哪里给什么固执留下立锥之地。
在别人的曲折里,有自己的故事,在自己的眼泪里,有需要自己觉醒的道理,这世界原本就是一面镜子,你活在世界的眼里,世界应该存在你心里。命运的质量,就在于减轻忧郁的重量。在哪里对,在哪里错,守住一颗禅心,任眼前风景一一而过。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秋晚宿破山寺》唐 皎然
作者晚上投宿于破山寺,山寺石壁,静如太古,残灯如豆,使人愈加感受到深秋古寺的清寂和幽静。此情此景下,作者触景生情,想到多少游人去尽,而唯有青山常在,白云悠悠,绿水长流,诗句间满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唐·白居易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全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朦胧中又有节律整饰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最美人间四月天,怎奈四月春半芳菲尽。
四月芳菲,山水如画,清新的空气和煦的阳光,让人心神荡漾。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
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诗人想的是: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树倒猢狲散”。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
松雪无尘小院寒,闭门不似住长安。
烦君想我看心坐,报道心空无可看。
——【唐】白居易《酬錢員外雪中見寄》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唐代·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山中与幽人对酌》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点明诗人与朋友喝酒的地点与环境;次句以反复手法渲染开怀畅饮的场面;三句运用陶渊明的典故,写自己喝醉请对方自便;末句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此诗表现了一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呈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全诗在语言上词气飞扬,洒落不羁,体现出歌行的风格。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唐)李白
这是李白写下的很经典的一首《山中问答》。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山中问答,不必了吧?谪仙闪闪亮,比天上的月还要闪,仰望星空的小蚂蚁,最爱那句诗,一半烟火入世间,一半诗意许清欢!照不亮地球上的一线天,做自己的一米阳光就好,谁还不是来人间走个过场?
这一场偶然而至的生命旅行弥足珍贵,每一份领悟都值得付诸行动。淡泊之心享受赚钱的快乐,为由衷付出时那一份如愿所偿之欣慰!有趣的灵魂空凡的心,生一双羽翼飘飘然一瞬又一瞬,总有一天重回轻盈,舞姿翩翩,灵动相逢!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白居易《僧院花》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悟性和追求,作者以“色空”来比喻佛法中的无我无相之境,将“色空”视为佛事的一部分,为了表达对佛法的敬意,作者在憎院里栽种了花树,而这些花朵,细细观察后,似乎变成了华严经里的偈语,表达着智慧和启发,微风吹过后,智慧的花朵开放,象征着佛法的启示以及智慧和悟性的开花结果。
解悟色空之理,乃佛教之一大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指人们能感触到的有形的万事万物。但并非万事万物消逝了,才可称作“空”,它们的存在本身便是空有。
“悟色空”是指了悟“色”、“空”之实义。如《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义理。
“华严偈”,偈就是以唱词方式写成的佛经、佛理。“华严”取佛理如华(花)而庄严之意,本自于《华严经》名。
“方便”,佛针对众生根性和机缘,善巧、权宜所说之法,修行上称“方便法门”。
“智慧花”,这里的智慧是“空慧”(观空理之智慧),也即悟得色空实义后所得佛智。故而“花”在此妙取两重意,一是芳树之花(色);二是修行悟道后,心中绽放的智慧之花。所以,“故栽芳树在僧家”也作两重理解,一是敬佛植树之事;而是发心学佛之事。
佛说一枝一叶无不是佛法,故而花丛即是“华严偈”,能如此者,自然是心中盛开“智慧花”。如此智慧当然是从纷华的“色”世界中,以佛的“方便”施设而悟得。诗中内涵非常丰富,远是无法用言语说出的。